狮子山传说之我的读后感
本帖最后由 darkstar 于 2012-1-7 05:53 AM 编辑《狮子山传说》这本书,篇幅不长,30多万字,但是出场的人物不少,看完之后,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也不少。这里一一说来:
一、抗争与毁灭
抗争与毁灭是贯穿全文的一个主线。一百年前的英雄陈金虎为了改变世界而抗争,最后被一场大海啸毁于一旦,一百年后的另一位英雄二哥为了改变诅咒命运而抗争,最后也是由大海啸把一切恩怨归结于零。抗争与毁灭、毁灭与抗争是许多作品的主题,末日论认为当世界的罪孽累积到无法自行消解的时候,就需要来一场彻底的大清洗,毁掉一切再从废墟上重建,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新世界。但是毁灭不是为了毁灭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的新生,在《狮子山传说》里,两次海啸之后狮城都得到了重建,陈金虎无法实现的梦想由二哥实现了,二哥无法实现的梦想由主角和更多的后来者实现了。事实上,狮城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我们可以从它的兴衰史上读到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一切。无论是大海啸还是渔业公司的破产、同昌公司的查封,每一次毁灭的痛苦都迎来了一次新生,虽然有流血、有牺牲,但是所有抗争和努力终于都以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获取了最后的成果。
二、英雄是什么
许多“主流作品”里,英雄是高大全的,他一定是高大魁梧的,一定是公正无私的,一定是充满阳光的,一定是恭谦有礼的君子,他与所有阴暗的东西绝缘,在他身上你看不到一丝人性的弱点。问题在于,这种英雄只能活在文学作品里,一定要由作者或者导演当后台罩着他,如果他走入现实,他的高大魁梧可能在街头被混混一块板砖撂倒,他的阳光无私会让他在阴谋斗争中第一个被干掉。所以,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狮子山传说》这本书里的二哥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答案。
英雄一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为实现这个信念而坚忍不拔的毅力。改变命运,改变卑微地活得像只蝼蚁的命运,这是二哥为止奋斗一生的信念,哪怕面对各种困难和责问也不曾改变过。英雄一定要够阴险狡诈,有道是猎人要比狐狸更狡猾才能捕获猎物。那种阳光无私恭谦的猎人,一定死得比狐狸更早。英雄一定要够狠。不仅对敌人、对对手狠,必要的时候,对亲人、对自己也要够狠。二哥是够狠的,在他眼里,所有人,哪怕是他自己以及最爱的亲人,所有人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他的信念,改变命运、战胜卑微。如果一个人的存在阻碍了这个信念的实现,二哥就会毁灭他。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会狠心杀死自己最爱的大哥,因为大哥活着,只能是卑微的活着,他永远无法等到活得有尊严的一天。同样的,二哥在自己的希望破灭之后痛苦挣扎,最后一把火毁灭自己,也是因为这个理由:曾经他以为富裕可以改变一切,可终究发现,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一切都没有改变,他始终活得那么卑微,既然一切都是虚幻的,也许毁灭一切是个最好的归宿。英雄是活得孤独而痛苦的。抱得美人归并且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是安徒生童话,历史上那些真实的英雄往往都是孤独而痛苦的,他的奋斗不能被人理解,他的目光看得越远,需要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许多英雄最终只能以悲情结局告终。
这些真正的英雄与“主流作品”往往是相悖的。所幸的是,《狮子山传说》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英雄,一个有血有肉、霸道、耍心计、心存阴暗、有痛苦有挣扎、会迷茫会扭曲的英雄,这样的英雄绝对不完美,甚至难说可爱,但正因其不完美、不可爱,所以才真实、才深刻。
三、生存还是责任
小说里除了二哥,另外一个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的人物是祖母。这个着墨不多的人物,不知为何总时刻在我眼前浮现。曾祖母让祖母改嫁,这被主角视为一种背叛,而二哥则痛斥了他的观点。从主角的角度,他认为祖母作为整个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留下来一起承受痛苦,而不是选择独自离开。我们不能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活在世上总是需要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从曾祖母的角度,他认为祖母留下来也是于事无补,痛苦不会因为多一个人承受而得到分担,相反,能够挽救一个是一个,大伙死在一起只是一种更深的不幸。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自然也是对的。那么,两边都没错,哪里是错的呢?
其实,错只在于立场不同而已。当面对生存与责任这个单选题的时候,如果让别人选择,我们作为旁观者,往往总是认为对方应该选择后者,舍生取义,成就一种多么让人感动的壮举。可是如果让他自己亲身体验过痛苦之后,再去面临这样的抉择,十之八九的人却是会选择前者的。选择后者固然高尚,但是选择前者却也未必可耻。人作为一个社会人,人们往往过分强调活着所要承担的各种责任和义务,却浑然忘了在社会人之前,人还是一个自然人,在责任和义务之前还有一种最基础、最根本的权利叫做生存权,这是任何责任和义务都不应当剥夺的权利。如果把人的品格当做一张大饼,撕去了高尚这一块之外,剩下的并不全是可耻,还有一部分叫做不高尚。二哥痛斥主角的那一句话“你这是在诽谤一个努力在痛苦中挣扎的善良的老人,你根本没有资格去说这两个字(背叛)”,仿佛一句声嘶力竭的呐喊,告诉世人:一个人活着,有权选择不高尚。
四、抗争和拼搏为了什么
《狮子山传说》从头到尾都是在写拼搏奋斗,二哥终其一生都在为了改变命运而抗争着。抗争和拼搏为了什么?家族的诅咒只是一个幌子,根源里在于改变卑微。然而如何改变卑微?二哥一度以为,卑微来自于贫穷。大姐是穷死的,大哥也是穷死的,乃至于曾祖母、祖母、父亲,所有人的不幸似乎都来至于贫穷。摆脱贫穷,成了二哥最直接的奋斗目标。但是当他拥有了一切,他却发现自己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财富并不能让人活得更高贵,曾经风光无限的吴景扬死得像只臭虫,最后的迷茫造就了这位英雄的悲情结局。这是这本书最后留下的一个问题:卑微来源于何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见仁见智,我个人是这么看的:一些财大气粗的煤老板喜欢披金戴银,动辄横扫商城,而被许多人视为时尚的韩国忙着剽窃别人的祖先。财富的确不能改变卑微。实际上,出手阔绰的老板和自视为世界创造者的大韩民族其实骨子里都是卑微的,因其卑微,所以生怕自己被人看不起,但有一点机会就不忘了显摆自己,从别人羡慕的眼光才能找回一点可怜的自尊。其原因在于,卑微而非源自贫穷,而是源自不自信。因为贫穷而不自信,因为不自信而卑微。但是贫穷并不是卑微的根本原因,因为富裕并不能改变卑微。暴发户们虽然有了钱,可并没有改变他们骨子里的不自信,他们在骨子里并没有把自己和传统贵族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们依然活得卑微。因此有句话说,三代富裕才能够出一个贵族,原因在于两个词:底蕴,和自信。
一代代人遭受的苦难,严重地打击了陈金虎的后代子孙们,他们相信了祖先遗留下来诅咒这回事,他们潜意识里已经深埋进了一个“我们是卑微的”念头。狮城的人民也是如此,他们自认比不上台湾,不自觉地矮人一头,贫穷的时候固然如此,富裕之后又何尝不是。现今一些崇洋媚外充满奴性的国人,潜意识觉得国外的月亮就是比较圆,却不知,唯其自认卑微,才真的活得卑微。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一书里有句话很经典:唯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五、问题和不足
上面说了很多体会,下面说一些小说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纯属一家之言,如您不能苟同,一笑而过即可。
(一)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写作的体裁有问题。这个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两点:
第一,小说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可以看到有明显的伪自传体的痕迹。
第二,小说中有大量的非主角人物心理描写,有许多的主角不在当场的场景描写。
第一个问题,不算什么问题,第二个问题也不是问题。可问题在于,这两个问题加在一起,那就成为一个问题了(这话好像有点拗口?)。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每个人活在世上,你不可能真实清晰地了解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也不可能直观地了解离你五公里以外的地方在发生什么(看电视的除外)。当然,如果你以第三人称方式在写一本小说时,作者与读者就仿佛一个超然在外的神,俯瞰着笔下创造的这个世界,任何场景、任何描写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确定一本书要以第一人称来写作时,这个时候,作者与读者就不是超然在外的神,他就只是主角一个人了,就应当遵守上面所说的简单道理:你只能看到主角所看到的东西、听到主角所听到的东西。你绝不可能直接了解别人心里在想什么、别的地方在发生什么,如果你想了解,你只能通过主角的感受和体会,间接地去思考、去领会。
打比方说,你的日记里写道,今天你干了件事让同事很不高兴,你可以通过描写他的神态表情,说这哥们看上去不高兴,但是你不能直接就写,我把墨水瓶打翻在桌子上,同事在旁边想着:“这个家伙怎么那么讨厌。”
所以我说,上面的两个问题加在一起,那就成为一个问题了,因为这样违反了游戏规则。
举个例子:
他(赵爱民)不断抽着烟思考着管理罐头厂的策略,想了好几天都没有结果,这主要是对行业的生疏。(第十二章)
没有在罐头厂呆过半天的主角,清晰明白地知道赵爱民在烦恼什么、在想什么……
他(二哥)不知不觉的在脑子中浮现出他所没有见过的陈金虎,还有狮子山上的那条已经破败不堪的道路……(第十四章)
在他(二哥)内心出现挣扎的时候他总是会出现不同人的记忆……(第十五章)
很明显,主角经常变成二哥肚子里的蛔虫。
同样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这样这个问题就不成为问题。如果一定要采取第一人称,那就应当修改许许多多的类似他人心理描写。
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二)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开篇过于拖沓了。
我很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相当沉重,如果不把它介绍清楚,读者就难以理解主角和二哥一家人的痛苦根源。可现在又回到了那个老话题:这故事是第一人称写法。也还是那个道理就是,第一人称写法,只能通过主角的眼光来了解和表述笔下的这个世界。
如果用第三人称写法,一切问题就不成为问题。《倚天屠龙记》开篇几万字我都一直以为张翠山是主角。可我难以想象,一本自传体的小说在主角“我”出场之前,可以先用两万字来描述发生在“我”出生之前的事情。
如果一定要用第一人称写法,我建议开篇还是直截了当地从“我”出生之后的事情写起,需要介绍历史知识时,可以以其他方式间接地铺陈,可以是邻里的一段对话,可以是族谱里的一段记载,也可以是街头大字报上的一点信息,总之可以是任何间接的透露,让读者从这些间接的信息里点点滴滴、逐渐清晰地汇总起过往的历史,但不可以是直接的描写。这个写作手法可以参考《雪山飞狐》,正面叙述的情节只发生于一日之内,而故事背景却横跨百余年,其写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此外,黄易很早之前有本快餐书叫《大剑师传奇》,书没啥好看的,但是手法可以借鉴。与《狮子山》类似的一点:这本书也是第一人称,在主角出生之前也有一个浩大的故事背景。但是黄易没有开篇写一大堆的背景介绍,而是直截了当地让主角出场,所有背景都是由主角在经历各种事情之后去挖掘出来的,也让读者在读到的时候前后印证有恍然大悟之感。这种手法可以供作者参考。
(三)其他的一些小问题
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了。比如二哥重塑陈金虎英雄形象的过程过于顺利了。陈金虎被妖魔化经历了一百年时光,狮城的人们已经习惯他的反面形象,也习惯了主角一家身上背负的诅咒。我能够理解二哥迅速崛起并被塑造为神的过程,但是我对二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把陈金虎的形象从恶魔扭转为英雄表示怀疑。作者未免过于藐视世俗观念的力量了,想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扭转世人一百年来累积下来根深蒂固的思想,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打个比方说,有人告诉我,秦桧不是奸贼,是促进民族大融合的英雄,就算说这话的人是个神,我也是接受不了的。要扭转这种观念不是不可能,而是需要时间。一百年积累下来的观念,连接不断地宣传鼓吹,也许用上十年、二十年可以改观,但绝不可能只是立个碑、立个像,就在一两年内立竿见影。
再比如有关封建迷信的问题。从小说中的时间背景,可以推断二哥的主要事迹是发生在九十年代,这个时代电视广播已经相对发达,九六年之后网络也逐步发展起来了。纵然狮城因为比较封闭,所以人们观念也比较落后,可是后面毕竟有十年发展,在二哥的带领下新狮城建成,狮城已经逐步开放了,人们的观念也应当是有所进步的,至少对于封建迷信之类的事情,其影响力应当也会被逐步冲淡的。就像当今,虽然寺庙道观里香火依然不断,可是跳大神这回事,深信不疑的人就不多了。更别说,如果哪个男巫宣称有大灾难即将来临,会不会被人当成神经病。可从小说里看,似乎经历十年发展之后的狮城人民,各种观念与一百年前的陈金虎时代几乎没有太大的变换,这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同样是时间上的问题,从九六台海危机来看,1996年时主角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到了最后一章他已经长出了白头发,这中间过去了差不多30年时光。也就是说,最后一章的故事应该发生在2026年前后。所以我们发现:第一,2012世界末日是骗人的,第二,很明显,作者是个穿越众,这本书是来自未来……其实我很想知道2026年时房价还高不高、北侠还在不在,wiz们应该请作者来做番演讲。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小说里的错别字实在是太多了,应当好好校正一番。
北大侠客行MUD,中国最好的MUD 我靠 写的太TM猛了!!!!!!! 逐句地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你!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我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可能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 yct23读的好仔细哦,可惜我没读完,太浮躁了,看不进去书。 能给人这么思考的书一定是好书 物质决定意识。 归根揭底一句话, 太穷了以至于卑微。 有了真正的实力,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又看了一遍, 我擦, 宇宙得给你发几个宝石才成。 物质决定意识。 归根揭底一句话, 太穷了以至于卑微。 有了真正的实力,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wgogo 发表于 2012-1-7 04:44 AM http://pkuxkx.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因为贫穷而不自信,因为不自信而卑微。但是贫穷并不是卑微的根本原因,因为富裕并不能改变卑微。暴发户们虽然有了钱,可并没有改变他们骨子里的不自信,他们在骨子里并没有把自己和传统贵族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们依然活得卑微。因此有句话说,三代富裕才能够出一个贵族,原因在于两个词:底蕴,和自信。 我靠 写的太TM猛了!!!!!!! 逐句地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 ...
npckill 发表于 2012-1-7 11:25 AM http://pkuxkx.net/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记得。。。有人曾因为发这样的帖子被禁言和扣几分来着。。。
yct7
另外,学习楼主~ 好强大的读书笔记,掌门应该好好学习咯~
ps:楼主是不是经常写读书笔记呀 太感谢,这小说读地这么透,分析评论显然是客观中肯的。每当有人读完我都感到欣慰,特别是读完之后的评价,同我写作的初衷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读到了我所要表达的,这就更是高兴了。
这篇读后感里对二哥的分析是很到位了,完全把握了二哥的人物形象,对小说所要表达的也做了深刻的分析,有这样的读者去认识剖析作品,作者深感荣幸。
楼主提出的几个问题也确实存在。小说虽然是第一人称,但是爱很多叙述的角度其实是第三人称的,看似自传其实更像是多年之后一个老人通过整理自己的记忆以及他人的资料写的一部回忆录。在第一章的最后一段就有这样的说法“多年之后我在撰写新狮城地方志的时候就把阿瓶来到狮城的那一天当做新狮城的开始”。总体上来说应该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带入第一人称的称谓,散文体的写法,没有刻意的描述情节,所以也有人说我小说戏剧张力不强,这也是存在的,但是现代文学应该都不是太注重戏剧张力,不像金庸的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看小说就像是在看电视剧一样。
页:
[1]
2